内镜乳头球囊扩张术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Efficacy of 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on dilated extrahepatic biliary stones

  • 摘要: 目的 分析内镜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和EST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8年4月太钢总医院收治的317例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9例行EPBD治疗,198例行EST治疗。各选取62例进行对照研究,分别设为EPBD组和EST组。EPBD组的患者在经ERCP检查确诊后,沿导丝置入柱状球囊,使其中部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完成扩张后,用网篮或拖石气囊取石,术后常规行ENBD。EST组的患者在经ERCP检查确诊后,采用退刀切开法切开十二指肠乳头,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监视下,用网篮或拖石气囊取石。两组疗效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EPBD组和EST组的一次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2%(57/62)和94%(58/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2,P>0.05)。EPBD组患者发生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的例数略多于EST组,而发生十二指肠穿孔的例数略少于EST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0.286,1.000,2.000,P>0.05)。EPBD组患者发生乳头出血和胆道感染的例数明显少于EST组(χ2=4.000,7.000,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24个月。在术后的第6、12、24个月的随访统计中,EPBD组出现胆管结石复发及胆道逆行感染的例数明显少于EST组(χ2=4.000、5.000、6.000,6.000、8.000、11.000,P<0.05)。结论 EPBD后取石+ENBD是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的首选。该方法具有保护十二指肠乳头的功能、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