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脉管癌栓中的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in rectal cancer following neoadjuvant therapy

  • 摘要: 目的研究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脉管癌栓在中低位直肠癌组织中的分布规律,探讨脉管癌栓对直肠癌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按照入选标准收集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连续收治的接受根治性切除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297例,根据是否接受术前辅助治疗将患者分成新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病理标本中的脉管癌栓并根据术后随访资料研究脉管癌栓与预后的关系。采用x2检验分析其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法分析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脉管癌栓总体阳性率为23.9%(71/297),新辅助治疗组阳性率为21.5%(31/144),对照组阳性率为26.1%(40/1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72,P>0.05)。新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脉管癌栓均与病理T、N分期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有关(x2=13.490,27.401,7.323;16.188,21.623,16.534,P<0.05)。新辅助治疗组脉管癌栓与局部复发无关(x2=0.000,P>0.05),对照组的脉管癌栓与局部复发有关(x2=4.010,P<0.05)。两组的脉管癌栓均与远处转移有关(x2=4.950,14.332,P<0.05)。脉管癌栓阳性者比阴性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率低,分别为46.4%(26/56)和75.1%(148/197)、56。7%(34/60)和79.4%(166/2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20,12.660,P<0.05)。结论新辅助治疗并未使脉管癌栓减少,但脉管癌栓在生物学行为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且脉管癌栓阳性的患者有可能从新辅助治疗中获益。

     

/

返回文章
返回